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3月23日電(張旭)3月22日,寒潮壓頂,細雪紛飛,濱洲鐵路牙克石地區又迎來了一場春雪,23時05分,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了剛剛入睡的信號工長付張鵬——牙克石站靠近哈爾濱方向一側道岔積雪深度突破了200毫米,直接影響接發客貨列車,啟動大風雪應急響應。

作為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海拉爾電務段牙克石信號車間一工隊工長,付張鵬必須24小時開機,隨時待命——哪怕是在下班后回到家中。他所在的工隊除了負責管內三個站40.21公里、137組道岔、147架信號機、95個軌道區段的日常生產任務和施工以外,還擔負著9組包保道岔除雪任務,為此他的工隊也被工友們笑侃為“除雪隊”。由于管內地處大興安嶺西坡,春融期長,其中,液壓復式交分道岔連接復雜,桿件較多,部件間距較小,因此保障信號設備穩定運行對行車安全至關重要。

23時10分,付張鵬快速撥通車間管控班電話,在了解現場情況,查看天氣狀況以后,迅速擬定當夜的除雪工作安排,爭取既讓除雪人員得到充分休息,又能保證列車運行安全。
23時20分,夜色浸染天空,嚴寒籠罩大地。付張鵬和9名工友幾乎同時趕到扳道房。他們迅速從庫房里拿出兩臺風力除雪機,借助頭燈的亮光加注燃油,啟動機具,為除雪機做好戰斗前的“熱身”。
“牙克石站哈側復式交分道岔是本站的‘咽喉’道岔,一旦無法正常運轉,將會影響上下行接發列車,務必優先清除干凈!”由于寒風裹挾著大片雪花,加之天色已黑影響視線,付張鵬一邊著重強調現場除雪的重點處所以及人身安全注意事項,一邊背起30多斤重的風力除雪機。

23時30分, 伴隨著機具發出的轟鳴聲、防護員在對講機里的喊話聲,一場與疾風驟雪搶時間、保運輸作戰在夜幕中打響。付張鵬率先來到5號道岔處,對準轉轍機各桿件吹了起來,厚重的雪花四散開來,在空中飛濺打轉,不一會兒拿著風力除雪機的右手臂上被吹散的積雪裹了厚厚一層。
“工長,這底下吹不動了,我用小雪鏟刮!”有著豐富經驗的老職工宋建華深知春融時期的雪比較粘,不會輕易被吹下來,在貼近付工長的耳旁大聲說完后,他立刻趴在雪地上,用力將右手緊握的小鉤子伸進道岔桿件底部,感覺結塊的雪都摳松動了,又趕緊換小雪鏟將積雪一片片刮落。重復的操作讓他的手腕凍得有些發癢,對著手腕哈了幾口熱氣后, 他們繼續向前走,清理下一組道岔周邊的積雪。

23時50分,“室外作業人員,列車接近,請下道避車!”收到對講機里駐站聯絡員王東光避車提示后,大家迅速停止除雪作業,下道列隊迎車。車輛急速駛過,寒風卷著碎雪直往付張鵬和工友們領口里灌,讓大伙兒不禁打了一陣寒戰。
不知不覺間,已是凌晨1時,線路旁白雪皚皚,餓著肚子的除雪人員這才倒出空兒來在扳道房里吃口飯。泡面開水的熱氣、嘴里呼出的“白氣”、棉帽子上的汗水蒸汽交織在一起,從窗外向屋內看去,有種油畫色彩般的朦朧美。稍事休息后,他們又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漆黑的夜色中。
凌晨2時30分,現場雪勢漸小,剛剛清理的積雪開始結冰,他們的工具由除雪機、掃帚、鐵鍬變成了扁鏟、小鉤子。這支團隊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摳著尖軌、頂鐵、鎖鉤等處冰碴冰塊!斑@會兒,誰不使勁兒誰挨凍!苯衲58歲的張建文在電臺打趣道。
經過一整夜與雪“共舞”,各組道岔設備正常使用。隊員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安全撤離回家休整,準備投入當日生產任務中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