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3月21日電(孫婷)學生資助是一項重要的保民生、暖人心工程,也是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在哈爾濱廣廈學院的校園里,日暖風和,四處洋溢著溫暖和善意。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好黨中央關于教育和學生資助工作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學校學生資助工作向縱深推進,近日,哈爾濱廣廈學院組織召開學生資助座談會,學校出資52.3萬元,為45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發放資助金1萬元。為146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的畢業生每人發放求職補貼500元。

校長陳西峰以明初文學家宋濂的經典求學勵志古文《送東陽馬生序》開場鼓勵所有同學在求學過程中不要攀比吃穿,要比一下心中對學業的追求,并向在座的同學們提出三個希望。
一是“立志”,陳勝吳廣曾經發出吶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即給自己確立一個人生目標,就像我們剛才學習的宋濂,雖然從小家境貧寒,卻給自己立下鴻鵠之志,最終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明初文學三大家之一。所以老人們常說,“小時候胖不算胖”就是說在年少求學過程,縱使家庭拮據,有些許困難,但只要你堅定心中的理想和追求,你就能獲得成功。成功之后你會發現,少時的苦難恰恰是你成功路上最大的財富。所以我愿大家先“立志”。
二是“修身”,修身就是品德的養成,一方面不要埋怨家長,要學會感恩家長,雖然我們的家庭條件不是那么優渥,但是父母生養了你們,省吃儉用供你們上學,大家學成一定要報答父母,在他們年老的時候成為他們的依靠。一方面要與人為善,誰幫過你?你記著他,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善良,要常懷感恩之心,這樣在社會上才會得到更多的敬重,所以我愿大家“修身”,保持最基本的善良,擁有感恩之心。
三是“成才”,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做馬云,劉強東,那需要各種機遇,我希望大家能夠快樂工作,安居樂業,自食其力,既能夠養家糊口,又能擔負起贍養老人的責任。我在校友會上提出,學校不接受學生任何形式的捐贈,因為廣廈學院從不以學生的財富多少去評價學生,在這個校園,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你努力學習,遵規守紀,團結同學,你們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學生。這次對大家的資助,是因為大家在家庭遇到困難的危急時刻,依然努力學習,勇于奉獻,正是你們的這種鍥而不舍的求學精神感動了學校,正如孟子所說:“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我愿每位廣廈學子都能夠“成才”。
校長陳西峰表示,你們感動了學校,得到了全校師生的尊重,此次資助活動不搞大型儀式,也是盡可能的尊重大家,讓大家坐在一起親切而平等地交流。他以宋濂的文章為開始,以孟子的名言作為結語,教會大家在遇到難處的時候如何激勵自己,并祝愿廣廈學子身體健健康康,心情高高興興,學業進步,事業有成。

副校長朱興文在講話中對受資助學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希望同學們倍加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把學校的關心關愛轉化為勤奮學習的動力;二是希望同學們磨礪意志,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三是希望同學們不負家族期盼,樹立崇高理想,奮發圖強,成為父母的驕傲,國家的棟梁。
學生工作處副處長趙云龍宣讀了《 哈爾濱廣廈學院關于學生資助的決定》。學校領導在座談會現場為學生發放資助金。(完)